特评:审计结果共性的本质是以权谋私
国家对屡次在审计结果中出现的部门谋私利现象难以处理或者宽容过度,关键是在认识上没有厘清“公”和“私”的区别,应当明确,狭隘的部门利益就是私利。
9月19日,国家审计署公布的对49个中央部门2006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结果显示,很多被审计单位存在六大共性问题,包括虚报冒领预算资金、挤占挪用财政资金、截留少报转移资金、国有资产流失、巧立名目乱收费、超标准建设办公楼等。
如果仔细研究审计署的通报还可发现,在这些问题的背后,都是被审计单位利用自己获取、使用、管理财政资金或国有资产的工作便利,让那些本应为公众及工作服务的资金成为这些单位的部门利益甚至是私人利益。如违规建办公楼就是谋取单位私利,滥发福利补贴就是谋取不正当个人私利。从这个意义上讲,此番审计署审计出来的六大“共性问题”,其实就是一个共性,那就是以权谋私。
从国家审计署前些年掀起第一轮“审计风暴”至今,审计署始终坚持原则,认真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年复一年地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公众公布审计结果,亦在职权范围内查处了某些部门的违法违规行为,这多少给过去那些习惯于利用职务之便谋私利的中央国家机关和大的国有单位以某种程度上的警告。
但是,由于制度上的积弊和国家在执行制度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到今天为止,审计风暴与其说是一种执法行为,不如说是一场听起来很美丽的春雷--在敲开了人们久闭的心扉、炸开了那些猥琐的潜规则之后,人们久盼的春雨依然没有到来。
或许正是看在审计结果是光打雷不下雨的“黔驴之技”,一些部门拿捏准了审计制度的软肋,慢慢地变得胆大起来。君不见,前些年审计风暴不仅让很多民众兴奋,也让很多单位吓出了一把冷汗,可到了2006年,他们钱照挪、楼照盖、奖金照发,根本不在乎李金华一年一度的吆喝。
设想一下,如果这种动辄以千万计甚至上亿的挪用是某个或者某几个官员的行为,别说是审计署如此大张旗鼓地公布,即便只是内部审计发现,这些人也肯定会丢官入狱。但问题是,同样是违法挪用,现在越是挪用规模大,越是挪用人数众多,就越没有被追究责任。人们不禁要问,这种罚轻放重的行为,到底是在强调法治还是放纵违法?
也许在有些人和有些单位看来,以单位面目出现的挪用和谋私利不好处罚,“法不责众”;或者他们又辩解说挪用者“也是为了大家的利益”,这里的“众”和“大家”,就掩盖了“谋私利”的性质。的确,如果相对于极个别人而言,这些部门的违规问题似乎不是谋私,但如果把它放在公有制的大背景下去考察,把它放到全体所有者的公共利益面前去对比,它就是不折不扣的私利,这些私利,绝不因获利者的人数众多就变为了公益。
还有人认为,审计结果之所以雷声大雨点小,是因为法律对部门利益没有明确规制,这也是认识误区。根据法律对挪用公款罪、私分公款罪、贪污罪等的规定,只要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性质和后果,并且客观上实施了挪用、私分或者贪污的行为,就可以以这些罪名处罚那些行为人。在这一点上,前不久某地一局长将受贿款发给单位职工做奖金被判受贿罪的案例就很有意义。显然,这位局长和那些部门领导者的谋私行为具有很多方面的相似性。
国家对屡次在审计结果中出现的部门谋私利现象难以处理或者宽容过度,关键是在认识上没有厘清“公”和“私”的区别,如果真正依照法律和制度的规定,部门利益也是私利,有关处理工作就会进行得名正言顺。
( 南方日报 陈杰人 2007-9-21 )
(ck)
课程推荐
- 注册会计师普通班
- 注册会计师特色班
- 注册会计师精品班
- 注册会计师实验班
课程班次 | 课程介绍 | 价格 | 购买 |
---|---|---|---|
普通班 | 班次特色 |
200元/一门 |
购买 |
课程班次 | 课程介绍 | 价格 | 购买 |
---|---|---|---|
特色班 | 班次特色 |
350元/一门 | 购买 |
课程班次 | 课程介绍 | 价格 | 购买 |
---|---|---|---|
精品班 | 班次特色 |
650元/一门 | 购买 |
课程班次 | 课程介绍 | 价格 | 购买 |
---|---|---|---|
实验班 |
班次特色 |
900元/一门 | 购买 |
- 注册会计师机考模拟系统综合版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